在你開始往下滑這篇之前,我想和你做一個簡單的測試:

請問聯合國的總部在哪裡?

圖片來源:unfoundation

 

答案公佈:紐約。

聯合國的總部在紐約。總部設址於在42街和1大道之間。據說在更之前,曾在Queeens區作為臨時辦公室,是洛克斐勒家族把這塊土地交給聯合國使用。

日內瓦、奈洛比等其他地方是辦事處,例如換日線的專欄作者Jack,是在泰國(換日線:專訪在 UN 工作的台灣青年 Jack Huang)。

為什麼會先提起這個問題,因為和之後的生涯規劃有關。

 


 

聯合國進去的關鍵:Location, Location, Location。

進入聯合國的紐約總部,有一個較為簡單、很多人採用的方式:實習生轉正。

實習生又分成兩種,春秋、夏冬。春秋兩季通常因為地緣關係,會來申請的不外乎Columbia、NYU學生,這兩校的學生被挑到的比例也很高。夏冬則是要面對全球的競爭。以國際公務員作為生涯規劃的我,當時候選擇了NYU的國際關係學研究所作為踏板(延伸閱讀:紐約大學(NYU)國際關係研究所申請經驗)。

NYU的華盛頓廣場

進入聯合國的方式和規章,學弟Jack已經寫的很詳盡了(換日線:聯合國工作相關經驗與考試規章),我就不多贅述。

我雖然運氣不錯,到了美國3個月就開始各樣的實習,但聯合國大概50-100封的海投履歷(聯合國實習官網),全部都石沈大海。一直到升碩二暑假,透過已經在UN的朋友介紹,才進入聯合國。這裡可以看出來進入聯合國的第二個關鍵: Connection, Connection, Connection.

 

每個人的工作內容都會因為應徵時的職位,而會有不一樣,我負責的是氣候變遷和人權議題,並且三不五時地要去各種會議做紀錄。對如何進入聯合國工作以及待遇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去看Jack的文章。

 

 

那究竟台灣人到底可不可以在聯合國工作,答案是可以的,如果你的國籍願意填...(換日線:回應「台灣人要進聯合國,是否只能使用『中國籍』,有沒有其他『解套方案』?」)。那時候聯合國總部4萬人員工裡面,台灣人也不多就是了。台灣人都很低調,即使彼此講話,都是用英文,至少我們這一期的是如此。

 

畢業之後,開始使用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(opt),也剛好換到另外一個UN朋友的部門,他們的主管也同意之後簽證申請的事情。Package也是相當不錯,有托兒園、還有機票補助等,可是,遠距離的欣賞、近距離的迷惘,擁有之後,我卻動搖了。

因為開始在聯合國的工作後,我的人生目標也開始轉移。

一方面覺得,既然這那美好的一仗我已經打過了,賽程我已經跑完了。人生的路還很長,我似乎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,許多待過聯合國的朋友、同學,覺得此處過於官僚和養老,紛紛求去,踏入競爭更激烈、待遇更好的產業。

此外,家人身體因素是考量之一,家人曾經來過紐約踩點,實在無法適應美國的生活;且若和當時外國籍的女友結婚後,以後大概就是聖誕節放假,帶孫子來台灣看granpa 還是grandma。

最讓我陷入思考的是「國籍天花版案」。有一個北歐籍(援助國)的男上司,性騷擾一個非洲籍的女下屬(受援助國)。當時候的秘書長是潘基文(Ban Ki-moon),正在大力推動他的Zero tolerance(零容忍政策)。對於利用職權關係,去換取性關係者,照理說一率開除。可是,這件事驚動到後面的援助國與受援助國,出來喬一喬之後,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了。

這裡可以看出,聯合國的第三個關鍵: Country, Country, Country

 

一直到今天,我都會想到,如果當時候我繼續留在紐約,現在會是什麼樣。

或許在某個平行時空里,有另外的一個自己還在聯合國默默的努力,不知道他現在都還好嗎?

不過,我也踏上了自己的旅程了(誤)。









 

arrow
arrow

    經貿人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