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是我們這個30-40世代的人,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葛瀚中(Mgk)(讀書筆記:我炒的是人生,不是股票)、定錨站長和雷老闆(王韋閔)這些知名投資者。每個人的投資方法或許各異,但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只要是我們這個30-40世代的人,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葛瀚中(Mgk)(讀書筆記:我炒的是人生,不是股票)、定錨站長和雷老闆(王韋閔)這些知名投資者。每個人的投資方法或許各異,但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這本書由唐納·米勒與 J.J. 彼得森博士共同撰寫,涵蓋了60則實用的商業小知識,包含營運、行銷、談判甚至是演講。以演講為例,對於像我這樣每年舉辦數十場演講與分享的人來說,這本書堪稱近期對我幫助最大的讀物之一。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演講的需求,但其中內容適用於許多情境。為了更具體呈現書中內容,我將摘錄這60個觀點,並以11個主題深入探討,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成為一名高效能的職場人。
知道我的朋友,了解我閱讀雖大都以國際關係為主(讀書筆記:經貿工作者的10本國際關係及經濟的私房書單),但因食品機械公會總幹事贈書之故,這三本書雖以半導體為主題,但解釋半導體如何影響國際關係、產業動態,因此特別撰寫心得書摘。
因為近期梵谷在台北展出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的緣故,在我新購的電子書借閱此書來看。作者蔡秉叡,現任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通識中心,以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講師,專精於歷史研究。
以下為《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:梵谷最後的親筆信》的摘要與心得。
追蹤國際關係的知識與新聞,可以更全面了解全球大勢、國際經貿、投資以及適應國際生活。繼上次推薦的國際關係書(讀書筆記:經貿工作者的10本國際關係及經濟的私房書單)獲得好評後,2023年底我訪問了行政院、外交部、國安局等朋友,整理出五位國際關係YouTuber/網紅,其中包含兩位生活類、兩位教授,以及一位綜合性的頻道。
如果把國家比擬成人,他會有什麼樣的決斷?《美國的決斷》試圖以外交史的角度來回答此問題。作者張國城在本書中不只評論美國人的作為是非,而是了解其外交走向、利益、思想,以下以問答的方式討論本書心得。
《知食:用消費改變世界》是有「台灣有機超市教父」美稱的蒲聲鳴(Sam)所著。本書主要探討國人在飲食方面所面臨的問題,要知食而後能擇食,透過選擇食物來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。以下為心得摘要:
《天下大亂: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其形成矛盾與內幕》(Chaos Under Heaven: Trump, Xi, and the Battle for the 21st Century)的作者喬許羅金(Josh Rogin),現為華盛頓郵報(The Washington Post)專欄作者,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生態,並躬逢其盛了中美交鋒的世界格局變化。本次利用問答的方式,簡述《天下大亂》摘要與書評。
透過本文你將知道:
前言
推薦我看本書,是長年關注身心靈領域的美國友人🇺🇸,她剛接觸本書時,本來也有點不懂,但因為都吃乾淨的食物,實行一陣子後整個身心乾淨、舒爽。她說:「現在很多新時代的書, 和本書作者想法不謀而合。 植物🌳充滿不同能量 ,未來的人類需要往素食走,才能集體淨化」。
本書是南非的屠圖大主教(Desmond Tutu)(1984諾貝爾和平獎得主,促成南非的轉型,戴斯蒙·屠圖連結)去達薩拉然找達賴尊者(14th Dalai Lama)的五天的會談。兩位雖然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,但對於這個世界卻都懷抱著同樣的理想:希望這個世界可以越來越美好。因為兩人年事已高,且身體不好,很可能是這輩子最後一次交談(註:大主教已於2021.12月去世),兩人聊的天南地北,主要是如何找到「喜悅」。書名取的很好,在英文版談的是「喜悅」:“The Book of Joy“,喜悅就像呼吸,是與生俱來的本能,但又可以藉由提醒和練習,讓喜悅以更深刻、更平靜的力量陪伴我們。但中文則是感性的生死的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