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參與 IFFD(國際家庭發展聯合會)主辦的討論工作坊(官網在此),並且擔任其中主持人之一。
主辦單位介紹
IFFD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Family Development,國際家庭發展聯合會)是一個專注於家庭發展與教育的非政府組織。成立於 1978 年,IFFD 在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(ECOSOC)擁有一般咨商地位,並透過家長教育計畫、家庭政策倡議及國際論壇來推動家庭價值。該組織與各國政府及社會機構合作,強調家庭在社會中的核心角色。
乍聽之下,這類議題可能讓人聯想到宗教或傳統八股的觀點,但其實IFFD 的學習方式是透過「反思」來深化理解,而非灌輸既定價值。目前,台灣的相關推廣工作主要由香港分部協助進行。
哈佛商學院式的家庭與關係討論
IFFD 的課程有點像哈佛的 Case Study 研討,只不過把討論的主題從商業管理,轉換成 職涯、人際、家庭與感情 等更貼近生活的議題。每次的討論,都是從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開始,然後逐步拆解,最後找出應對的方法。這個工作坊的特色,是 主持人只負責聆聽與引導,盡量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,不發表個人意見、也不偏重特定人,有點類似公民咖啡館的桌長角色。
這樣的設定,讓每個參與者都能自由思考與發表觀點,而不會被「標準答案」所影響。
從「情境故事」到「解決方案」
他們的課程不定期開設,依照我能掌握2025的狀況來說(報名表單),大概開7堂課,主題包括工作、感情、家庭、個人成長....等,並且都有不同的成員、主持人,來賓基本上只要負擔場地費就好了。
以工作這個案例(如下)來說,我們先花 15 分鐘釐清事實,再用 30 分鐘辨別核心問題,最後 30 分鐘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案例:
一、舉例而言,參加者需要辨別事實(Fact)是什麼?
(一)主角Charlotte
她對於這次回饋感到沮喪,並且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收到「負面」回饋而覺得屈辱。隨之產生無用感,對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信心。
(二)配角Mike the Manager
雙方沒有好的關係
.....
二、參加者需辨別問題(problem)是什麼?
1. 她的工作表現不佳,沒有做好該做的事,效率低落。
2. 無法接受批評。
3. 缺乏自律。
4. 過去生活順遂,因此在現實世界受到嚴重衝擊。
....
三、最後,再討論解決方式(solution)是什麼?
- 需要主動承擔責任,這將有助於提升她的溝通能力。
- Charlotte 需要學會以正面的態度看待批評,保持謙虛:「我是新手啊!!」要有耐心,給自己時間學習。
- 找到平衡點,可以參與一些工作以外的活動。
....
小結:
整體來說,IFFD 個案可能翻譯上雖然沒那麼好,但討論方式簡單卻很有深度,不只適用於家庭關係,對於職場與個人成長也很有幫助。下次有機會,還想再參加不同議題的討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