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策會「產業分析邏輯思考」,一堂6小時要價新台幣4,500元(開課連結)。其中「情報判讀解析與決策」是系列演講中,我最喜歡的一堂,有各式的個案分析,並且和小弟工作內容十分有關。講師陳子昂同時也是創投聯誼會的會長(課程內容版權皆為該公司所有,本文僅為心得)。

 

不管是在哪個領域,從財金(讀書心得:《哈佛商學院最熱門的投資課》)到國際關係大師分享系列:鄧振中從日內瓦經驗談WTO人才養成,都需要優秀的情報判讀的能力。這次三個小時課程,分成三個部分:一、情報判斷與解析,二、案例檢討,三、講師不私藏的新產業(品)兩大判斷指摽

 

 

一、情報判斷與解析:

產業情報的判斷、需求情境的互動,不同職位對情報的需求關係也不一樣,老闆看創業和機會,中階主管著重績效改善與解決問題。不管是哪個層級,大致上來說,產業分析的程序包括:

(一)、確認需要的情報

確認需求、內部和外界已有的資料(初級資料和次級資料)

(二)、研擬情報蒐集計畫

包括目的、範圍、方法、人力、經費等

(三)、執行:

包括親訪、電話、問卷...等,而講者認為人員親訪是最重要的蒐集方式(人脈可以累積,而且做出來的結果有專家幫你背書),這讓我想到尤其在我們這一行裡打滾,真的是很需要「交朋友」(線民)來獲得需要的資訊,不論是產業最新的新知,還是投資需要的線索...

(四)、情報整理與分析:

蒐集情報不難,查驗情報更重要。以最常被問到的市場成長率估計來說,連大學生都知道的方式是找A、B、C三家廠商,分別做出X、Y、Z的成長率,公式如下:

(X*A%+Y*B%+Z*C%)/X+Y+Z

但必須注意,供應商的預測數據,都是偏樂觀,所以如果按照上面的方式去做,會garbage in, garbage out. 解決的方式稍後會說明。

(五)、情報呈現

清楚、完整、精確,這裡我想就不用做太多解釋了

寫到這裡,讓我想起電影「決戰中途島」,裡面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:如果島上開了一婚禮,雖然你沒有受邀,但是島上最好的樂團那天晚上被約走,有人買了很多花束、飯店的餐廳被預訂起來....這就是情報分析可以運用的地方!


 

二、進入第二部分,講師手把手帶著學員看四個案例,來補強剛剛所說的情報蒐集時,常會遇到的問題,與應該解決的方式。四個案例分別為:

(一)、當數據看法南轅北轍時怎麼辦?

2007年,因為油價很高(後來還一度衝到140美金/桶),所以太陽能大好,相關企業要預測之後三年的太陽能的價格。國際上三家最著名的預測公司IDC、PHoton和Gartner都差很多,甚至連我國主計處、中研院的數據都不同,廠商該相信誰的?

解法:

步驟一,尋找主要的差異來源:IDC調查供應商、PHoton調查需求面、Gartner調查替代品(風力)

步驟二,找專家顧問、業界人士,尋求共識:樣本數要夠多,通常10個就差不多了(反正不對也有替死鬼幫忙背書)

結論:Gartner本局勝出,太陽能的價格下跌


 

(二)、趨勢是主力廠商說了算?

全球無線網卡的規格在2002年,是由台灣正X、建X、智X、陽X、亞X、友X等6家公司,市佔全球95%。當時面臨的問題,台灣是使用A規格,但另外一種B規格就不能用,對消費者市調的結果,也是預測能同時相容AB規格的C規格最有需求。所以台廠們面臨到要不要備料C規格(多出2成成本),讓AB規格都能被使用?

結論:台廠大幅採購C規格產品,但網卡佔晶片成本70%,聽成本佔最大、或採購話語權最大的才是。後來還是全部採用A規格,全台的公司賠了10幾億....


 

(三)、產業前景探討:台灣LCD產業日益完整,該發展化學材料?

因為台廠在中游、下游台灣都不錯,動輒世界第一,但最上游的材料,都是日本貨🇯🇵,這邊上游的毛利率可以達到95%,台灣是否應該跨足上游?

結論:實際上不好,如果根據產業分析比較圖,日本是台灣的優勢互補的夥伴(上游日本、中下游台灣)。後來台灣因為國家情感作祟,投了2億元強攻上游供應鏈,但只能做到6成良率。在上游的成本其實只有0.1%的情況下,雖然省下來千分之一的錢,卻造成整個產品不能用,所以中、下游廠都不願意用。

當初只要有畫出優勢競爭力比較圖,畫出來就可以決定是否應該投入上游供應鏈,要不然找專家顧問,尋求共識也是方式。自己幾個同事一起做出策略,最後就是會被釘在牆上


 

(四)市場預測變幻莫測

因為上半年面板缺貨,讓X公司在2004年上半年EPS 賺了2塊,年中策略會議時,因為總經理從三星和友達那聽說,下半年的供給穩定,只有小的公司如華映、市調公司才說供過於求很嚴重,所以總經理判斷面板下半年還是會缺貨,所以多進貨準備。

結論:結果嚴重的供過於求,採購策略錯誤,下半年EPS變成-7塊,全年-5。所以全球最大的公司,不一定要聽,會失準,他們吃掉所有的穩定的大訂單,感受不到變化,市調公司和中小廠比較準。



 

三、這邊是講師不藏私的兩大指標判斷產業(品)指標,我個人倒是覺得對個人投資、或者是公司要不要加大生產比較有關係。

第一指標:滲透率

根據日本大和證券指出,出現替換(完全替代)的新產品後,通常因為價格比較高,人類會忍住不消費,忍到滲透率站穩10% 之後,銷售就會出現大爆發。

以影音為例,例如錄音帶、CD都是分別站穩10% 之後出現大爆發。

注意:分子和分母怎麼比很重要。例如平板/平板+epc,分母不可以加入NB和桌機,那不是移動型裝置。且滲透率不可用於服務業,服務業無法取代。


 

第二指標:價格跌勢趨緩

價格趨勢緩跌,代表這個品項的市佔率已經要開始向上

如果加上第一指標滲透率,搭配來看,2004年美國LCD TV螢幕站穩10%、歐洲2005年、日本2006年,價格跌勢在2006年趨緩,果然在2006年出現了爆發

注意:滲透率接近百分之70%,代表該品項市場即將飽和,這時候不是退出市場,而是改看剛開始發展的國家發展情形(例如印尼、越南這種可能剛站上10%的國家)

 

arrow
arrow

    經貿人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