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公與外國駐臺使館接觸,無意間蒐集到各國使館或旅台人士心目中台北最好的家鄉味餐館:
一、東南亞
(一)越南:
座落於汐止的「銘記」可能是最受越南使館歡迎的越南餐館了。除越南使館習慣在銘記宴請自己國內中高階官員外,也是我國招待越南外賓的熱門選擇。建議必點料理:牛肉河粉、法國麵包、春捲、越式咖喱雞。(她思鄉你吃香:藏身汐止的越南大使愛店(銘記越南美食))
越式咖喱雞與法國麵包(圖片取自官網)
銘記餐廳內部裝潢一景
(二)印尼:
台北最有名的印尼餐廳,莫屬近六張犁捷運站旁的「磐石坊」。印尼主食為米飯,其中黃薑飯更是馳名。另外因印尼天氣濕熱,因此人們喜歡油炸的食品,或重鹹重辣的食物。同事依小弟介紹一探究竟,果真遇到印尼駐台大使了。下次別忘了說聲Apa Kabar喔!
建議必點料理:巴東牛肉、蜂巢爪哇炸雞、各式沙嗲。(她思鄉你吃香:再訪台北最佳印尼餐廳(磐石坊))
(三)泰國:
使館的愛店包括「Thai & Thai」、「SUKHOTHAI」,2017年年底開幕的NARA Thai Cuisine 是價位較為平民的選項之一。泰國料理大致可分為北部、東北部、中部、南部四大菜系。北部以清邁為中心,魚露用最少,烹調會比較油一些;東北部就是依桑(อีสาน)美食,主要使用糯米,肉類為主食,沒有中部那麼多的擺盤;中部以曼谷為中心,精緻且偏甜,國際上吃到的泰國料理大部分是中部口味;南部料理最辣也最具刺激性,少用椰奶且偏好薑黃香料,著名的有瑪莎曼咖哩(Massaman Curry)。
建議必點料理:檸檬魚、打拋豬、椰汁綠咖喱(她思鄉你吃香:泰國使館的國民料理推薦(Nara Thai))
Nara什錦拼盤(上)、打拋牛肉(右下)與泰國魚餅(中):圖片取自Nara官網
Nara餐廳門口一景
(四)馬來西亞:
若有清真需求,使館建議設宴於「清真泰富豪」,但他其實是中式化的雲緬料理了。若對方是華商,知名的臺菜欣葉是很常拿來招待客人餐廳。若對方只是一般朋友,金爸爸、媽媽檔都是價格親民的選項。馬來西亞的著名料理:叻沙(Laksa)、椰薑飯(Nasi lemak)、印度烤餅(Roti Canai)(他思鄉你吃香:2020再訪馬來西亞料理評價(金爸爸))
金爸爸的椰漿飯
(五)緬甸:
在臺之緬甸料理多走家常式,或併著泰國、雲南料理一起提供。許多是1970年代來台的穆斯林,因此會提供清真料理。上節提到的「清真泰富豪」就是緬甸華僑所開,若要正宗的緬甸小吃就要去中和華新街或中壢龍崗,其中又以母親的恩情相當被「清真泰富豪」的緬甸廚師所推薦延伸閱讀:(她思鄉你吃香:閩閣拉巴,「母親的恩情」)。緬甸的著名料理:魚湯麵、米干(詳細原文刊載於南洋誌)
魚湯麵
母親的恩情餐廳一景
(六)菲律賓:
除菲律賓駐台曾經撰文特別推薦過的滋滋馬尼拉(延伸閱讀:菲使館也點讚的小食天堂)座落於花博外,另外的菲律賓料理大都以快餐店方式呈現,大都集中在中山北路上的聖多福天主堂附近。旅台的菲律賓友人推薦選了兩間餐廳,莉山菲律賓料理(Cres-art Philippine Cuisine,建議必點料理:醬醋肉、蔬菜燉蝦醬),以及Wow Litson Manok,建議點香草雞腿(延伸閱讀:台北小馬尼拉的菲律賓料理)。
推薦餐廳:滋滋馬尼拉
推薦餐廳:莉山
推薦餐廳:Wow Litson Manok
二、印度
最為台北朋友所熟悉的印度料理莫過於天母的「番紅花」與南京東路的「阿里巴巴」等,歷史最為悠久的龍頭是「坦都印度料理」她思鄉你吃香:南亞使館們的臺北口袋餐廳(北印度)。印度駐臺官員曾說過:「臺北最好的印度料理在君悅」,只是君悅的印度菜似是期間限定(例如2018/4/24~5/13);另外,在和使館互動的過程中,又得知該館常將「馬友友印度餐廳」作為外燴選擇。
我國的外貿協會則表示,印度各個商工會喜歡去「饗印印度廚房」(她思鄉你吃香:印巴融合的南亞特色風味(饗印印度廚房)),南印來的客人則喜歡「清奈媽媽的料理廚房」(她思鄉你吃香:清奈媽媽的料理廚房(南印度)),名單相當複雜。
坦都的料理主要以印北料理為主(坦都臉書官網授權使用)
芭蕉葉料理(Photo Credit: 李眉君翻譯顧問)
坦都綜合串燒炭烤(Photo Credit: Elsa Chen)
如果想知道更多的美食資訊,歡迎加入粉絲團🔔(連結在此)來得到最新訊息,也歡迎在留言告訴我更多你的口袋餐廳!
延伸閱讀: